

我国地大物博,物种资源相当丰富,食物上的资源更是他国无法相比的。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食材的多种多样,我国民间对各种食材的造诣更是外国无法企及,如民间的素菜能够做得如荤菜一般有肉感,这就让外国人自叹不如。但我们不能自夸自大,国外也有优良的文化,他们也有他们的美食文化,只是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对不用的食物有不一样的见解和做法而已。
对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美食,外国人看了可能会很费解,而在国内却是流传久远的稀罕货,至今依旧有人不远千里只为一饱口福。笔者最近就发现了一种民间美食,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一个很好例子。
大家好,这里是“农看农”,每天分享农村新鲜事,探讨农村养殖/种植新项目,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吃起来没一点味道,国外没人要,在我国却是稀罕货,20元一斤。
之前笔者总是听说国内有4种另外国人很难理解的野菜,除了香椿、竹笋等几个就剩下莼菜了。对于这个现象笔者一直以为是网友们妄自猜测而已,是今天笔者亲眼所见,老外对我们吃莼菜表现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举动,尖叫这也能吃。对莼菜这美味的东西,我们农村人对它的了解也不过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野菜而已。实际上莼菜是一种毫无味道可言的一种植物,莼菜本身就是没有一点味道。
在古人最开始认识莼菜的时候,觉得这种野菜食之无味,丢之又可惜,于是在后续食用莼菜上下了不少的功夫,才有如今多样化加工莼菜,使它成了当下民间许多地方的名小吃。当下国内制作莼菜最出名的绝对要数苏州地区的银鱼莼菜羹,吃这道美味并非时刻都美味。当地人说这道野菜一定要在春天的季节吃才是最美味的,此种做法不仅可以解决莼菜的无味,还能享受到莼菜脆嫩爽滑的口感。
莼菜在民间有马蹄菜、湖菜、蒪菜等多种叫法,主产于我国太湖流域、湖北省、重庆、浙江等地,是一种可药用,可食用的珍贵野菜。莼菜的珍贵是其来之不易的体现,每年采摘莼菜需要工人淌水采摘,一天功夫采摘不过10斤,十分累人。
要是以前防水设备缺乏的年代,那些采摘莼菜的人长期时间浸泡在水里,多年之后容易患上风湿,直至今年采摘莼菜的成本依旧很高。尽管是在莼菜的主产地,莼菜照样是稀罕货,当地人采摘莼菜满足自家食用,剩余的才会拿去市场卖,价格常远超普通时蔬,年前最高达到20元一斤。
但这美味,在外国人看来,只不过是水中一种没人要的植物,吃起来更是没有味道,看到我们如此稀罕地享受着莼菜,自然就感到十分费解。笔者认为只是因为外国人没有吃莼菜的文化,自然无法理解莼菜在我们心中的地位。
不知各位是否吃过莼菜?你们当地都是如何吃莼菜的?你们当地莼菜价格多少呢?
以上仅是个人看法,仅供参考!欢迎留言多说说你们的看法!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